課程目的
1. 提供多元化的音樂活動,透過音樂聆聽、樂器演奏、歌唱、律動和創作的不同體驗,提升學生對學習音樂的效能和興趣。
2. 發展學生的評賞音樂能力,並透音樂有效與人溝通。
3.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終身興趣,發展對樂的正面價觀態度。
4. 藉著音樂活動,培養及提高學生自律、合群、專注和協調的能力。
5. 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及培審美能力。
6. 將音樂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
7. 建構學生不同音樂文化的知識。
課程範疇
- 聆聽
- 演奏
- 創作
透過這三個範疇達至四個學習目標:
-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
- 發展音樂技能與過程
- 培養評賞音樂的能力
- 認識音樂的情景
教學策略
1. 創作適合中度特殊學生的單元歌曲:
除了旋律包含所學的音樂元素外,更會將音樂元素融入歌詞中,讓學生從歌曲唱遊中學習音樂理論,從而增強記憶力以及提升學習興趣。
2. 遊戲教學:
將抽象的音樂概念融入遊戲中,讓學生能愉快中學習。
3. 電子化教學:
透過恩慈原創學習Apps、電子書(包括科任教師根據校本課程編製以及坊間所提供的網上學習平台)、電子教學硬件(音樂唱名階梯) 以及AR音樂書(製作中) 的聲音、動畫、模擬立體形象和多元感官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力,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從而增強學習效能。
4. 協作學習:
不同能力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互相合作來學習學科知識以及實踐、除了能減少課堂的輪空時間以提升學生的專注時間外,亦能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學習,同時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投入感。
5. 模擬情境教學:
透過角色扮演,除了增加學習趣味以提升學生的投入感外,還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從而增強學習效能。
課程特色
1. 課堂設計「音樂化」:
除了每次課堂用歌曲「早/午安歌」和「再見歌」來互相打招呼和完結外,更會用自創歌曲「坐好歌」和「開心上堂歌」來提醒學生遵守課堂常規,亦能帶動課堂氣氛。
2. 校內表演:
每年音樂科會舉行「小成就計劃」,讓每位學生(不論初、中、高能力) 均有機會在台上表演,以展示他們在這年度的學習成果。
3. 校外比賽/表演:
音樂科於每年的聖誕節/農曆新年會申請大型商場或社區中心提供表演平台讓學生各展所長,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此外,本校也讓他們參加不同類型的音樂比賽(如校際音樂節、香港青少年及幼兒藝術節、香港傑出音樂大賽、Be a Superstar選拔賽等等),當中亦得到不少獎項。而過往兩年亦有有幸獲衛生署口腔健康教育組邀請在他們的推廣活動日表演。
這些比賽和表演能讓社區認識他們,了解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才能。
4. 外出/到校音樂會:
每年會向音樂機構申請免費的專場音樂會讓全校學生有機會到音樂廳欣賞音樂。除此之外,亦會邀請不同的樂團到校表演讓全校學生欣賞和進行一些互動教學,以擴闊學生的眼界和提升他們對音樂的評賞能力。
鋼琴輔導簡介
本校於2002年開始推行鋼琴輔導計劃,並於2003年更榮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贊助「中度弱智兒童學校:藉音樂輔導課程增強自閉症學生之學習能力」計劃,至今已推行逾十多年。
鋼琴輔導初期的主要對象為自閉症之學生,及至現在,本輔導已推廣至全校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學習彈奏鋼琴。
理念︰
-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 訓練學生的專注力
- 讓學生建立良好的情緒
學生成就
-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考試
四級︰陳嘉滔、羅創業、周順豐
一級︰羅適然、王銘培、羅志宏
預備級︰吳家欣、鄭海彪、陳浩沖、嚴諾勤、黃文馳、蔡凱盈、鍾志立
- 香港校際音樂節比賽——鋼琴獨奏組別
三級︰陳嘉滔
二級︰成幸汶、陳祖德
一級︰秦宇軒、郭子俊、古天朗、 周嘉健、黃嘉莉、陳浩沖、張境豪
- 其他校外比賽
香港聯校音樂大賽——鋼琴四級鋼琴比賽︰周順豐
香港兒童音樂節——鋼琴獨奏比賽︰何棣邦
香港青少年及幼兒藝術節——鋼琴獨奏比賽︰秦宇軒、成幸汶、周順豐
- 其他樂器(古箏)——學生考試成就︰
上海音樂學院——古箏一級考試︰陳靖彤
陳靖彤 (上海音樂學院_古箏一級考試合格)
郭子俊 (鋼琴一級考試合格)
何棣邦 (兒童鋼琴獨奏比賽)